數位社會的青少年 2_自我認知與數位落差

每個人都有多重的自我認知,例如:我的專業是半導體製造、我已經在德國住了十年、我是臺北扶輪社的成員、我不吃辣,這些都是一個人的自我認知。自我認知有些是固定不變的,例如我的老家在台南,這是一個不會改變的事實,有些是因為內在和外在條件的改變而改變的,例如我每天散步1萬步,可是因為健康和工作等因素,我沒兩天,散步5000步了。不同的自我認知,會在不同的環境中凸顯出來。在網路上,一個人的自我認知同樣是多元的、複雜的,但是這裏有一個數位落差的問題,能夠成為網民的,必定在實體社會中享有較好的網路技術的發展成果,因此我們要深入考慮網路資源的公平合理分配,以及網路資源的正確使用問題。

Om Podcasten

IC之音於2005年邀請劉炯朗校長主持《我愛談天你愛笑》節目。《我愛談天你愛笑》內容輕鬆活潑、發人省思,透過劉校長分享生活中有趣的例子,展現長者的智慧,讓聽眾在會心一笑之際,無形中開啟了心靈視野。 2019/11月起,《我愛談天你愛笑》轉型為《落花水面皆文章》,歡迎喜愛校長的您繼續收聽支持。 前往訂閱 https://itunes.apple.com/tw/podcast/id14862751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