適者生存與善者生存

法國哲學家孔德將利他主義定義成「為別人而活,為了別人的幸福快樂而犧牲自己」。 但德國哲學家尼采認為若將別人放在比自己更高的位置,將會壓抑自我的發展,阻礙卓越和創新的追求。美國哲學家蘭德,強調個人的權利和利己主義,強烈反對極端的利他主義,她說「我不為他人而生存,也不要求他人為我而生存。」但在生物學家發現動物界許多利他行為的同時,讓人將達爾文「適者生存」的觀點和「善者生存」的觀點做一番比較:適者生存是利己,善者生存是利他。 讓我們看利己與利他如何出現在古今中外的學說之中。

Om Podcasten

IC之音於2005年邀請劉炯朗校長主持《我愛談天你愛笑》節目。《我愛談天你愛笑》內容輕鬆活潑、發人省思,透過劉校長分享生活中有趣的例子,展現長者的智慧,讓聽眾在會心一笑之際,無形中開啟了心靈視野。 2019/11月起,《我愛談天你愛笑》轉型為《落花水面皆文章》,歡迎喜愛校長的您繼續收聽支持。 前往訂閱 https://itunes.apple.com/tw/podcast/id14862751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