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031】作品与人品能分开吗?从伍迪·艾伦和波兰斯基说起

Me2运动已持续了近两年时间,我们也逐渐听到了越来越多针对这一运动的反思与总结。在这场运动中“倒下”的“捕猎者”们的个人历史,以被行业抵制的方式得到了“清算”,而伍迪·艾伦新片《纽约的一个雨天》即将上映的消息,似乎又成为了后Me2时代的一个新聚焦点,虽然他性侵养女的指控至今未得到证实。在本期节目中,我们从伍迪·艾伦和波兰斯基入手,聊了一个非常难聊的话题:作品与人品能分开看吗?爱因斯坦、阿布拉莫维奇、马林诺夫斯基都曾在个人日记中展现出内心种族主义的一面,诺奖得主吉卜林是沙文主义帝国主义的拥趸与旗手,博尔赫斯在访谈录中表露出了不那么正确的性别观,在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他们的这些不足之处?是否要因为其认知或道德上的局限而忽视或否定其作品?一码归一码、不轻易下道德判断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,我们在不断努力做一个道德上更好的人、对复杂性理解更深的人的同时,或许也应看到这一话题背后本质主义、集体意识和社会观念的痼疾与陷阱。

【主持】

张之琪(媒体人,新浪微博@Zzzzzhiqi)
傅适野(媒体人,新浪微博@ssshiye)
黄月(媒体人,界面文化资深编辑)

[03:50] 伍迪·艾伦《纽约的一个雨天》和波兰斯基《我控诉》最近上映或得奖,作为后Metoo时代的“政治不正确”人物,作品和人品能分开吗?
[10:40] Metoo运动显现出了一种以行业抵制的方式处理个人历史的倾向
[12:50] 关于名人的不知情权是否在今天已不存在了
[14:50] 导演遭到行业抵制是政治正确的结果还是商业逻辑的结果
[17:40] 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原教旨主义对中国明星而言十分重要
[19:10] 适野与之琪的“相对主义”之争
[20:30] 伍迪·艾伦性侵养女争议的来龙去脉
[28:10]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爱因斯坦日记中的种族主义
[30:10] 行为艺术家阿布拉莫维奇和人类学祖师爷马林诺夫斯基的“危险”日记
[34:00] 无意识种族观的背后也是话语权的问题
[37:40] 我们的道德判断或者内心的隐秘鄙视链是怎么形成的
[41:00] 诺奖得主吉卜林的白人主义、帝国主义、沙文主义可以被理解吗
[44:20] 诚实的不正确之人和虚伪的正确者,哪个更糟
[46:30] 文学有空间和机会制造观点与作者之间的距离
[47:20] 博尔赫斯有问题的性别观是否会影响他的文学
[48:25] 适野对传记的矛盾心理
[50:00] 评论者看一个作品与作者看自己的作品有很大差距
[52:20] 电影反映的更多是集体意识,而不是导演个人的意识
[52:50] 天才型人格的迷思与想象:是否要为了艺术降低道德标准?
[55:40] 互联网放大了大众对他人阴暗面的偷窥心态
[01:00:00] 本质主义与贴标签的危险
[01:03:00] Me2运动要反对和解放的不是个人,而是更大范围的司法体系和社会环境

本期节目中提到的电影:

伍迪·艾伦《纽约的一个雨天》
波兰斯基《我控诉》
忻钰坤《暴裂无声》

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:

《Walk Through Walls》阿布拉莫维奇 著
《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》马林诺夫斯基 著
《丛林之书》吉卜林 著
《最后的访谈·博尔赫斯》博尔赫斯 著

【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】

片头:“Come On and Stomp, Stomp, Stomp”, Woody Allen, 专辑《Wild Man Blues》, 1998
片尾:“The Fool on the Hill”, the Beatles, 专辑《Bossa Beatles Instrumental》, 2010

Om Podcasten

剩余价值SurplusValue是一档由三位女性媒体人发起的泛文化类播客,每周三更新。新浪微博@剩余价值SurplusValue